“一家人就是这样,不分彼此,互相照顾。”
83岁的大哥许福成伯伯,自年轻就扛起照顾一家生活的责任。直至今日,许福成靠着自己还算硬朗的身体,不仅要带弟弟许福德去医院洗肾、带患有脊椎严重歪曲的妹妹许文娣去看医生,连家里的柴米油盐,都靠他一人打点。三位年龄加起来超过230岁的三兄妹,数十年相依为命,手足情深。
自2007年,弟弟福德因为需要洗肾而转介到慈济,慈济除了补助福德前往洗肾的车费,志工也为他们奔走福利部申请生活补助。五年来点滴互动,三位老人家和慈济人就像一家人,志工昵称他们“三老”。
三老居住的老旧房子,抵不过岁月的洗礼,日渐退色斑驳。三十年前,许家三兄妹就入住这里,多年未曾做任何修缮。客厅的塑料地砖以及天花板油漆脱落,而厨房的天花板被油烟熏得发黄乌黑,有几处可见水泥剥落及钢铁外露,加上厕所,水喉,垃圾收集道的盖子,都因为年久失修损坏。
“有一天我在厨房整理东西,一块水泥突然从天花板掉落,差一点就打中我的头。”福成伯伯心有余悸地说。
访视志工吴育瑾见状,担心他们的居住安全,也不舍三老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,于是提报分会,动员社区志工二十多人,在2012年4月15日一起来进行修缮的工作。
修缮家居 安身安心
“这个灯管是我二十年前自己敲敲打打装上去的。”福成伯伯指着厨房天花板上的灯管,跟志工忆说当年。如今,大哥许福成的身体已不复当年硬朗,但自小养成的独立性格,只要能够做到的,他依然亲力亲为。好比这天,当志工还未到来前,大哥已经将灯管以及轻便的家具搬入房里,希望可以减少志工的负担。
“不可以只让你们做,我也可以搬动一些,不好意思让你们做太多。”福成伯伯客气地告诉志工。
早上十点,人员到齐,工具齐备。戴上口罩,扎起头巾,志工先将天花板的漆刮落后,再分成两组在客厅及厨房同步进行维修。
整修期间,为了避免三老吸入过量灰尘,志工让他们都在坐在房里静待,午膳也替他们准备好了。由于整修工程颇久,有点不放心的妹妹许文娣不时步出房外或在房内探头看看,驼背瘦小的身子抬起了头,声音微弱地跟志工说:“哎呀,你们还在做啊!不好意思,麻烦你们做这么多,做这么久……”
两兄妹都觉得不好意思让志工费时费神,可是挥着大汗淋漓的志工却个个法喜满满,笑声不绝。
搬搬抬抬,铺新地砖,修墙补洞,刷上一层一层的油漆,这些工夫都由志工一手包办。过程中,志工也许没有专业人士那般独立工作,却自然流露着互补互助精神,你搬我扛,你修我抹,还不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。
客厅所用的是早年盛行的塑料地砖,如今市面上已经很难寻觅。志工连跑了几家装修店,才在商家的仓库里找到两盒。
历时七个小时的维修,在志工爱的接力下顺利完成。志工将所有家具归位且做最后一番清洗后,铺上了新地砖,墙壁和天花板都补上了破洞,蓝色的墙、洁白鲜亮的天花板,有如志工蓝天白云制服的颜色,格外清洁明亮,焕然一新。
志工满脸笑意地请老人家“验收成果”,老人家从客厅走到厨房,一路点头,“现在屋子明亮清洁多了。真好!谢谢你们!”
一路陪伴 情同儿孙
志工请三老坐在沙发上,慈济人围坐在一起,老人家拿起2009年与慈济人合拍的照片,细说这些日子来与慈济人互动的点滴。当志工一起唱起了《一家人》时,看到三老脸上快乐的笑容,似乎感受到儿孙满堂的温馨与喜悦。
“大哥许福成的身教让我很感动,每天都在照顾弟妹,从来没有怨言。只知道把今天该做的事情做好,没有想到明天会怎样……”一直都在关怀三老的汤婉兰师姊,被那份手足深情所感动。
三老平日清贫克俭度日,也会将从其他机构领取到的物资,让慈济人转送给有需要的照顾户,一如证严上人今年推动的“八分饱,两分助人好”,让爱心循环。
“自己够吃就好了,留一些给别人。”福成伯伯的豁达之语引来志工接话:“让爱传出去。”“这样才有福!”福成伯伯笑了,大家也笑了。